1. 替代率,如何计算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是指当一个商品的价格变化时,消费者会购买另一种商品的比例。计算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边际替代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化量/原商品的价格变化量)×100%
比如如果商品A的价格上涨了10元,而商品B的需求量增加了20件,则边际替代率为:
边际替代率=(20/10)×100%=200%
2. 替代率?
替代率计算公式为:MRS=MU1/MU2=-(ΔX2/ΔX1)=P1/P2
边际替代率是指两种物品可以按某种比率替换,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即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一种物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替代率在图形上可以
3. 边际成本替代率名词解释?
边际成本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例如,如果边际成本替代率是3,那么消费者就是愿意放弃3单位衣服,来得到额外的1单位食物。
一般地,我们将以消费者为了获得横轴上额外的1单位商品而愿意放弃纵轴上商品的数量的形式来定义边际成本替代率。
4. 2020年社保养老金的替代率是多少?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与在职时工资收入水平的比值。这个比值一般是在0.4一0.6之间,2020年养老金替代率估计应为0.55左右。
5. 不可替代率名词解释?
不可替代率是衡量不可替代性大小程度的。不可替代性指某人或某物是不能够用他人或他物来进行代替的。平常我们理解的不可替代性,可能是指通过某些专业领域技能的精进,来获得不可替代性,比如通过持续地钻研一门技术,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6. 社保替代率是如何计算的?
社保代替率即是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养老金替代率的具体数值,通常是以“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来获得。如:2002年某一城市新退休人员领取的平均养老金为650元/月,而同年该城市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为1100元/月,则:2002年该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50÷1100)×100% = 59.09% 。决定替代率的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基金的承受能力;二是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三是养老金的增长机制。 替代率可以分不同层次计算,它包括:个人退休时的养老金与其在职时工资收入之比;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行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行业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地区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与其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全国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全国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五种。根据工作或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比值(比率)来说明个人、企业、行业、地区、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平均值、纵横向水平比较和变动趋势。 为了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致有大的下降,让退休职工得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尊严养老,养老金替代率必须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职工养老待遇的历史情况,职工和企业的缴费水平,以及国家对公民应承担的养老责任出发,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应该保持在80%以上。低于这个水平就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比在职时有了较大幅度降低,生活保障水平较差。
7.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和,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收入抑制性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16元增加到1997年的5160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7年地2090元。
但是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出放慢的趋势,尤其进入九十年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