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上海最低工资,上海土著家庭穷的到底有多穷?
今年三字本命年。 310112开头郊区土著一枚。出生时这地方叫上海县杜行乡(现在叫浦江镇,老家旁边2里地就是现在翻旧的‘召稼楼古镇’)。祖上可能几百年前就到了这个地方生活,世代贫农。奶奶在我小时候说高祖父那代及以前就有除夕夜交不起地租而被地主家关在猪笼里在空旷凄冷的田里过除夕的'优良传统'。
除夕关祖先的猪笼,我也没见过不知道是否是这样子的。
到了我爷爷这代,生了4男2女娃。伯伯我爸2个叔叔2个姑姑。日子过得艰辛。我父亲1955年生人,小学文化,1970年代末,青壮年时开河(就是挖河)干苦力,有人打群架时,拿着扁担去看热闹,被人后脑勺一记猛棍(被人误以为是去帮忙打群架的),在家和医院里躺了几年,得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后面一直靠吃药维持。后来相亲认识了我妈,所谓‘门当户对’,我妈是后天失聪。所以父母亲都有残疾证。然后80年代中期我出生了。
很小很小的时候,大约7岁以前是不知道家里穷。慢慢地长大就知道家里是真穷呀。从小家里没电视机(黑白都没有),舍不得买雪糕吃,棒冰都木有。小时候的照片都没有,因为没拍过照。(初中和高中毕业合照有,不过找不到了。也就是大学以前的照片都没有。),小时候有走街串巷爆米花的人来村里爆米,小几毛钱的加工费都出不起,最主要是家里大米只舍得拿来吃饭而不是做零食。
我5岁的时候,我家是平房,赶巧周围邻居也有一部分家庭是平房(还是有点印象的)。我10岁的时候,村里的邻居都2层楼房了,我家还是平房。我15岁时,邻居家里有浴霸浴缸了,家里开始贴瓷砖卧室安地板了,我家还是平房。我20岁的时候,村里邻居有造小洋房了,外墙都贴瓷砖了,最可气的是外墙上挂了1个2个3个空调外机了,对不起,我家还是平房。 平房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每逢下雨,我家里漏水呀,漏水呀。漏到床上呀,睡觉喝雨水被闹醒呀。无奈,只能床上方绑点竹竿找外公家的透明塑料大棚铺在上面接水。雨大点,风刮得大点,房间的窗就渗水进来呀。然后打湿我的课桌和上面的课本(这也直接导致了10几年过去了,每次下雨条件反射地会想家里会不会东西没放好被淋湿掉,特别是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到下雨声打雷声都会惊醒去想。)
类似于这样子的塑料大棚扯了几米放在床上头挡雨,当年的大棚还厚很多。
从小是贫困生,那是必须的。小学因为手骨折,同年级的同学还给我募捐。初中时,通过市慈善基金会,有个好心人杨建中先生给我每年1500元的资助。链接:市“慈善之星”杨建中热心助学的故事 128个孩子一个“爹” 市慈善之星杨建中助学15年 附上2个链接是关于杨先生慈善事业的报道。(如有人看到还知道杨先生的联系方式,哪怕邮箱,请私信告诉我下,我想感谢见个面感谢他)。
贫穷还不‘知足’,还每2年3年三口之家老是出事。大约我3岁时,我父亲在印刷厂切纸,机器失灵被切掉2根手指头。80年代也没啥赔偿不赔偿的。伤好了后给安排了个门卫工作。然后间断着,我父母在不同年份被毒蛇咬过然后住院(上海农村)。妈妈甲状腺肿大开过刀。父亲间歇性的精神状态不好,有一年还和别人打架在家里躺了好几个月。我嘛,本来健健康康的,不知道为啥,好像是被魔咒过了一样,得过阑尾炎(拖了3天才送正规医院,差点挂掉),肾结石(可能井水水质有问题,舍不得用自然水,烧开了喝井水),顽皮从平房上掉下来手骨折。
从小,从 小学3年级就跟着父亲菜场卖菜。上钢新村那边菜市场去过,沪南公路外环那边蔬菜批发市场去过(现在应该拆掉了吧?)三林孙家桥菜市场去过,苏民菜市场去过,天花庵路边摆摊卖过。家附近的召楼菜市场也是经常摆摊。一直卖到初中毕业那年,几乎每年寒暑假和双休日周末,只要有菜卖就去。 小时候的这身卖菜经历,让我养成了现在一只手拎起一样东西,就能猜它重量有多少,八九不离十。读初中时,有的同学(包括隔壁班的)知道我兼职卖菜,所以我的绰号叫‘卖咸菜的’(请用上海浦东本地话读)(那个时候,有时令蔬菜我就卖时令蔬菜;主要还是卖‘咸菜’,就是腌制好的雪菜,雪里红。)初三时,开始意识到面子问题,所以找借口不卖菜了。父亲身体不好时,我叔叔带我卖菜,因为我父亲身体不好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叔叔带我卖菜的次数也多。叔叔忙的话,叔叔或其他蒋姓家门里的叔伯就把菜拉到菜市场然后我一个人卖菜,下市后,我把卖剩的菜寄存在别人那边,带着空菜篓骑自行车回家,第二天周而复始。
从小干体力活,又不注意营养啥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我长得不高。后来谈恋爱都不自信。我在江西读的大学,记得有年谈了个校园恋爱,见了女孩父亲,我穿的破破烂烂(衣服是室友离开学校时丢下不要的,attention:我这个室友是潮汕人,家里孩子多,家境也不好,也比较节约的)。女孩父亲在小餐馆吃饭时问我父母在上海是干啥工作的(上海人在江西嘛,我觉得多少有点优越感吧?2006年前后哈),我毕恭毕敬放下吃饭的筷子,回答了满心以为会是未来岳父的女孩他爹:我父母在上海是工薪阶层。 吃完这顿饭,女孩父亲就不让她和我交往了,可能是看我穿的破破烂烂,加上不自信,女孩父亲准确地把‘工薪阶层’翻译成了‘上海底层’。(我从来未曾和女孩提起过我从小贫穷、父母双方残疾的事实。)
苦日子过怕了,从小就想过好日子。也羡慕普通人家孩子的生活。所以比较努力地学习奋发图强。中小学读书时的座右铭就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无奈,除了唯一一次初中召楼中学1999年时期末考试考了个全校第一名外,成绩基本上都在年级40名左右徘徊(年级共246名学生),其他功课,比如说数理化,可以通宵达旦解题成绩好点,语文嘛,多看点文学书也不会差(本人从小喜欢闷罐子看书。),唯独英语。成绩从小学有英语课开始我就没几次及格过,因为没录音机,课本磁带不会放,发音蹩脚被同学嘲笑后,越来越对英语没自信。(大学接触了疯狂英语,就靠笨办法学了点实用英语口语。),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高考60几分(满分150)考了九江学院。
大学读了金融专业,我滴乖乖,没关系 银行进不去,好工作找不到,先是工作了几年,家庭条件摆在那,起点低,老婆也找不到,作为上海土著,连外地来沪打工的都看不上我家里这条件(包括双残疾的父母,婚姻这点上,两位老人算是包袱了)。 相亲了十几次,没结果。
又想做人上人。唯一一条路就是白手起家创业。然后就2012年挑了电商行业开始开网店创业。开始在家里我的卧室创业(那个时候家里造了2层楼房了,房子也不漏雨了。)父亲开始的头几个月对我辞掉工作创业意见很大,甚至要砸了我电脑。(他老人家原话意思是: 虚岁30的人了,安安稳稳找份工作,然后结婚成个家,他就安心了。)
后来实在是承受不了父亲骂骂咧咧,还有一个就是网店收入开始多起来了,我就搬到外面去做网店了,先是租了水语人家两室一厅。后来运气好,生意好起来,存货多到没地方放。就搬到华侨城叠院,有200平面积的地方开始干。也没钱,穷,就狂办信用卡,刷信用卡去采购货款,买电脑办公桌椅。后来面积又不够了,就租别墅,面积大,有400平,带地下室。再后来就搬到空置厂房里办公发货。
白手起家,没本钱创业,只能刷信用卡,当年用的部分卡片
开始创业时,就一个人一台电脑在自家卧室,有订单了打包发货。后来3个人,再后来10来个人,再后来请了20来个人做网店,再后来60来个人,后面突破100人。后面脑子发热,人多的时候扩张到150个人。网店越来越难做,就开始优化,到现在就维持在百来个人。
开始时不分办公室和仓库。办公桌后面就是货架。卖出了就打包发货。后面是仓库和办公室在一个地方,只是不同楼层。后来上海人工贵了,维持上海办公室外,跑西安开了个分公司。后来多地发货也需要了,就在上海仓库以外,跑浙江义乌和东莞虎门开了新仓库,后来调整,撤掉义乌仓库。只留下上海和东莞仓库发货。
开始时网上批发进货然后再网上零售卖出,赚的是价差和信息差。后来这条路不行了,利润越来越薄,所以就自己搞加工厂,自产自销,利润高点,附加值多点。
这个就是一个上海土著,社会最底层(我父亲在我读高三到大二那段时间做过环卫工人,身体不佳无法起床时,我会周末和寒暑假顶工做。)来世今生。
(这个‘来世今生’这个词,于我来说,真是恍然隔世。再让我过一遍我生命的头20来年,我怕我熬不住。)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2. 哪些演员的身材看着很一般?
论男人“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当然少不了彭于晏啦
彭于晏从小到现在一直都保持着脱衣有肉[大笑]只不过那时候不显瘦
他是一个十分自律的演员,可以用可怕来形容。在健身领域都说他的身材纬度不大但是符合大众审美,难度属于中等偏上但是最难的是能一直保持。
阳光帅气,行走的衣架子。对待每一部作品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翻滚吧!阿信》他达到了体操运动员的水准;《破风》几个月的艰苦训练达到了职业水平。还学习了拳击、武术等各项都达到一定的水准
彭于晏不仅身材保持很好,而且他那种认真负责的工作和人生态度也是值得学习的
3. 1952出生的老人退休金?
1952年出生的人,今年己满七十周岁。女同志应已退休15年,男子应已退1O年了。当然,还有不少因企业改制,破产倒闭,或其他原因提前离职、退休的。
这一批年满七十周岁的老人基本都应退休了(农村老人不在此列)。都是在国家经济困难,科技相对落后年代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贡献、牺牲的人。由于个人学历知识,职业职务,技术岗位,所在部门单位的千差万别,所以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差距是很大的,恐怕同年龄、工龄养老金差三倍很正常,差十倍也无所谓。。
4. 民办尚德实验国内高中部怎么样?
不错的。
尚德实验学校高中部于 2005 年秋季开始招生,现有高中三个年级,12个教学班,在开办普通高中班的同时,开办了高中美术特色班。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的高中教师队伍。
高中部办学七年来,高中部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与入囗相比,学校实现了低进高出。教育教学质量在上海市民办学校中名列前茅,尤其是2012年高考总分名列上海市民办学校第二名。
总体质量处于区重点高中的中上行列。高三毕业班的成绩稳中有升,一本达线率都在30%以上,二本以上达线率在85%左右,每年美术考生有95%以上达到本科分数线,每年高考都有部分学科平均分接近或超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平均分,其它学科也都接近或超过区重点高中的平均分。
5. 上海电视大学什么时候更名的?
2012年8月,上海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开放大学。这并不仅仅是学校名称的变化,更是学校服务一切学习者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根据介绍,原上海电视大学建校52年以来,已培养35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开放大学将秉承前上海电视大学的办学理念“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围绕“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目标,通过遍及全市的办学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灵活、丰富的教育服务。
6. 2021年上海高工退休补贴?
现就本市部分企业退休的高级专家、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等人员“专加”养老金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师
(一)2013年当年内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含高级政工师,下同)、高级技师可按《关于对本市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等特殊对象“专加”养老金的通知》(沪劳保养发〔2006〕44号)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关于2012年对本市企业退休的高级专家、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等人员“专加”养老金的通知》(沪人社养发〔2012〕5号)第三条规定的标准“专加”养老金。
(二)2013年当年内年满70周岁(1943年出生)且已按沪劳保养发〔2006〕44号和沪人社养发〔2012〕5号文件规定“专加”养老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师,每人每月可分别增加养老金。其中:具有(比照)正高级职称的增加500元;具有(比照)副高级职称的增加300元;高级技师增加200元。
7. 个人社保每年按最低标准缴纳?
对于上班一族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总要花掉个几百块用于交社保。一位粉丝留言称:每个月划出去460元,这一年下来,少说也得五六千块钱。
那么,问题来了:这社保每月都交,到底啥时候是个头?是不是交够规定的15年就可以了?此外,缴完15年就停与缴满25年相比,待遇差别又有多大?
今天,咱就聊聊这事儿。
社保怎么交?能提供哪些保障?社保缴满15年,还有必要继续交吗?交15年或25年,待遇差别有多大?想要多领点养老钱,不妨试试这样做!一、社保怎么交?哪些保障最实用?
社保,即我们常说的“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其中,养老、医疗、失业是自己交一部分,公司交一部分;工伤和生育保险则是公司替你买的,自己不用掏钱。
具体缴费比例如何?我们以武汉最新政策为例:
这对比够直观吧?公司帮你交的钱是你的两倍多。
就冲这一点,远虑君都建议每个人都要参加,这话想必大家也快听出茧子来了:
社保作为一项国家基本福利,覆盖广、缴费低,虽说作用有限,但却是一份必不可少的基础保障,具有不可替代性。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某地一小孩因白血病前后住院 3 次,花了将近30万,最后通过医保报销了80%,如果没交社保,就只能全部自费了。
而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者,想要参加社保就没这么大的福利了:只能选择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且费用都需自己承担。参考《自由职业者怎么交社保》
个人需要缴多少?我们以在武汉工作的小远为例:
月工资6000,当地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18699元,下限为3739.8元,缴费基数则可按6000算,小远每月需缴纳:
6000×8%+6000×2%+6000×0.3%=618元
当然,各省份和地区都有一些差异,实际缴纳多少,建议拨打12333咨询当地社保局。
那,每个月都在交的社保又能提供什么保障?简单来讲:
说实在的,这里面就属养老和医疗保险最有用。
医疗保险:可带病投保、保证续保,费用交到一定年限即可终身享受医保报销,解决医疗费用问题;养老保险: 养老金待遇跟随社会发展而调整,具有抗通胀的优势,保障我们基础的养老生活。一般来说,社保交15年,养老保险终身有效,可以一直领到去世;社保交25年,医疗保险终身有效,看病医保可以一直报销,直到去世(少部分地区有差异)。
那是不是缴满15年,就可以不用缴纳了呢?如果多缴了20年、25年甚至30年,是不是就浪费了?
非也!缴费时间越长,对咱越有利!
二、社保交满15年,是不是就不用交了?
其实,我们说的“15年”,只是规定的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
也就是说,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的,不能领取,缴满15年只是刚好可以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你到时候退休每月拿到手的养老金能有多少?这可就与缴费时长扯上关系了。
我们以职工养老为例:
职工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发放了几个月: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个人指数化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取[个人历年每月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均值光看公式,一个头两个大,不要纠结,大家重点看加粗的地方:这两块都与缴费时间直接相关,交的越久,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基础养老金也会更多。
此外,社保仅缴满15年后断缴,退休之后可能无法享受终身基本医疗保险。
这点对职工医保影响最大,因为城乡居民医保是交1年保1年的形式,我整理了部分城市的缴纳要求:
像小远在武汉上班,他最低得缴纳30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如果只缴了15年,可就没这福利了。
还有一种说法,比如:员工自愿放弃上社保,每月到手工资会增加?
甭瞎想!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保费。因此职工口头或书面约定的不缴、少缴,都是不合规定、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另外,有个别单位为了省钱或省事,又确实急需用工,不为职工缴纳社保,而是发放一定的保险补贴作为补偿,这也是不可取的。
如果以后职工要求报销医药费、工伤赔偿,用人单位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三、社保交15年和25年,差别有多大?
举个例子,小远25岁参加社保,每月工资3000元,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500元,员工平均工资2000元,先来看看,缴满15年时,小远退休能领多少钱:
那么,小远60岁退休后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就有:310.79+431.25=742.04元,一年8904.48元。
缴满25年呢?
即:571.98+718.25=1236.23元,一年就有14834.76元。
很明显,相比15年缴费,多缴10年的养老保险,在头一年,就可以多领3.2万元的养老金。
何况,这里为了大家方便理解,我们还没考虑通胀和工资的涨幅,若考虑进去,差距会更大。
所以,关于社保,不管政策怎么变,老老实实交肯定不吃亏。
大家不要觉得交个15年,达到领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就行了。真到了那时,老头老太太之间比一比,怄到连广场舞都跳不下去了。
四、教你四招,退休后能多领养老金!
前阵子,国家财政部和人社部发布通知说:2020年职工养老金整体将上涨5%。
注意了!“整体”这个词呀,背后门道可是很多的。
比如你上一年的养老金是每月 4000 元,那么上涨5%之后,每月就会变成 4200;
但如果你上一年的养老金,每月只领2000元,上涨5%后,也就多领100块而已。
也就是说,在上涨相同幅度的前提下,养老金基础数字越高的人,涨幅就越高!
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个数字做大呢?有四个办法:
1、年轻时努力奋斗,提高工资
赚的越多,你个人账户里的钱也就越多。
但这个缴费有个上限,比如上海,最高是21396元。就算你月入10万,也按这个来计算。
2、多缴几年,时间越长越好
在职的时候,社保尽量别断,交的时间越长越好。
交满15年,相当于一个敲门砖,敲开终身养老大门。再多交10年,交满25年,医保就有了终身福利。
正是年纪大了毛病多的时候,医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退休后没医保,你的商业医疗险也会打折扣。很多百万医疗和住院医疗,如果不以社保身份就医,就只能报销60%。
3、关注缴纳基数
按照相关规定,养老金的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平均月工资。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会按照当地社保局规定的最低缴纳基数来缴纳社保,这样可以节约非常多的人力成本。
但对于个人而言,却非常吃亏。因为缴纳基数越低,退休后你能领的退休金也就越少。
因此,大家找工作时,尽量选择那些可按实际工资来给你交社保的公司。